• 注册
当前位置:1313e > 默认分类 >正文

思科的RSTP技术

快速生成树协议802.1w
• 快速生成树协议是从生成树协议发展而来,实现的基本思想一致;
• 快速生成树具备生成树的所有功能;
• 快速生成树改进目的就是当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,尽可能快的恢复
网络的连通性。所有链路的恢复<1S

快速生成树的改进一
• 在新拓扑结构中的根端口可以立刻进入转发状态,如果旧的根端口已经进入阻塞状态,而且新根端口连接的对端交换机的指定端口处于Forwarding 状态。
• 节省两个转发时延
快速生成树的改进二
• 在点到点连路上,指定端口可以通过与相连的网桥进行一次握手,快速进入转发状态。
• 连路类型分为为p2p 和shared
快速生成树的改进三
• 网络边缘的端口,即直接与终端相连,而不是和其它网桥相连的端口可以直接进入转发状态,不需要任何延时。
边缘端口收到BPDU会丢失边缘端口状态而成为一个正常的生成树端口

快速生成树的性能
• 第一种改进的效果:发现拓扑改变到恢复连通性的时间可达数秒,并且无需传递配置消息。
• 第二种改进的效果:网络连通性可以在交换两个配置消息的时间内恢复,即 握手的延时 ;最坏的情况下,握手从网络的一边开始,扩散到网络的另一边缘的网桥,网络连通性才能恢复。比如当网络直径为7的时候,要经过6次握手。
• 第三种改进的效果: 边缘端口 的状态变化不影响网络连通性,也不会造成回路,所以进入转发状态无需延时。

定义了新的端口角色: 替代端口AP、备份端口BP backup port 、RP、DP
备份端口,是指定端口的备份
替代端口,是根端口的备份
三种端口状态:discarding、learning、forwarding 丢弃、学习、转发
通过P/A机制实现快速收敛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PA机制过程
上游交换机发出BPDU,并将P为置位为1
当下游收到比自身更优的BPDU后,将自身的所有处于转发接口block掉,并发送A置位为1的BPDU,并设置为RP
上游接受到A置位的BPDU,将端口开放并设置为DP
下游交换机继续转发BPDU报文,并将桥ID设置为上游交换机
该行为直至泛洪至全网结束
注意:每台交换机都能够产生配置BPDU

快速生成树中的边缘端口(portfast)
除了可以立刻进入转发状态之外
一旦在这个类型的端口上收到BPDU,该端口会放弃边缘端口特性,开始生成树计算,边缘端口链路发生变化,不会引起快速生成树的收敛

SW2(config)#spanning-tree mode rapid-pvst
sw2(config-if-range)#duplexfull//设置链路为全双工模式
sw2(config-if-range)#spanning-treelink-typepoint-to-point//设置生成树链路类型为点到点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62202241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最新评论

欢迎您发表评论:

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

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