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注册
当前位置:1313e > 默认分类 >正文

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培训教案,非常详细的电脑基础入门培训教案

第一章电脑基础入门

cfb5e320e018ba8240b3fd06cd5f1a32.png

任务一计算机基础知识

教学目的:通过对基础知识的了解,对计算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

知识点:计算机的发展、特点和应用

1.2.1计算机的发展历史

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是在1946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克利(John Mauchly)和他的学生埃克特(J.P.Eckert)博士共同发明的名字叫“埃尼阿克”——ENIAC,如图1.1所示

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,短短的半个多世纪里,计算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在推动计算机发展的众多因素中,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根据电子元器件的发展,计算机已经经历了四代,正在走向第五代。

1.第一代电子计算机(1946~1957)-----电子管时代计算机

2.第二代电子计算机(1958~1964)-----晶体管时代计算机

3.第三代电子计算机(1965~1974)-----集成电路时代计算机

4.第四代电子计算机(1974~现在)-----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

5.新一代计算机如:生物计算机、量子计算机、神经网络计算机等。

我国从1956年开始研制计算机.

1960年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计算机107机问世。

1964年我国研制成功了大型通电子计算机119机,

70年代中后期我国又相继研制出了每秒达百万次的大型电子计算机。

1983年每秒运算1亿次的“银河Ⅰ”巨型计算机问世,

1992年研制成功每秒运算十亿次的“银河-Ⅱ”巨型计算机。

1997年6月研制成功每秒运算百亿次的“银河-Ⅲ”巨型计算机。

2005年4月,中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CPU“龙芯2号”正式亮相。

2007年12月26日我国首台采用国产高性能通用处理器芯片“龙芯2F”和其他国产器件、设备和技术的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“KD-50-I”通过了专家委员会的鉴定,在中国科技大学研制成功。

“KD-50-I”万亿次机的研制成功,确定了国产高性能通用处理器在高端并行机应用中的核心地位。这是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国产化的一次重要突破。

1.2.2 计算机的特点

1.运算速度快

2.计算精度高

3.超强的记忆能力

4.具有逻辑判断能力

5.具有实时通讯能力

6.自动化能力强

1.2.3计算机的应用

科学计算、数据处理、过程控制、计算机辅助系统、人工智能、计算机网络、多媒体技术

1.2.4计算机的分类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62202241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最新评论

欢迎您发表评论:

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

登录
相关推荐